鲢鳙介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动物研究浅谈池塘养鱼,看完真是长见识了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皮肤白癜风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jzkbdfyy/

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,饲养管理工作始终贯穿整个养鱼的全过程,从鱼种放养开始,直到放干池买完鱼核算产值为止,都要一放就管,一管到底,这是确保池塘养鱼增产增收的关键所在。现就多年和学生一起搞池塘养鱼总结出的实践经验,谈谈池塘养鱼应注意的几问题。

一、池塘养鱼应注意消毒
  1、要经常打捞食场的残渣剩饵,并每隔5天用-克漂白粉或2.5-5公斤生石灰加水溶化后,均匀泼洒于食场水面。长期用药物挂袋,每袋中装漂白粉-克或生石灰1.5-2.5公斤,20天左右换药1次,每天每个食场挂袋2-3个。
  2、池水消毒每间隔半月左右,按每亩水面水深1米,用生石灰20-25公斤或漂白粉0.6公斤溶水全池泼洒。池水长期浸泡苦楝树枝叶或樟树枝叶,也可预防草鱼出血、烂鳃、肠炎病的发生,每亩水面浸泡25-40公斤。
  3、草料消毒饲喂鱼草料时,除要求鲜嫩、干净外,最好在饲喂前用2%的食盐水或在1立方米水中放5-10克漂白粉溶液浸泡10-20分钟后,再投料让鱼摄食。
  4、内服消毒饲喂鱼精料时,除无霉无毒外,还可制药饵让鱼服食。方法是每公斤草鱼,每10天用生大蒜1公斤加食盐0.5公斤,捣烂后加入10-20公斤精饲料喂服,或用磺胺胍粉10-20克与0.5公斤饲料拌匀后饲喂。以上都可有效地预防草鱼肠炎病的发生。

二、池塘养鱼施肥应注意
  1、根据不同季节施肥。施肥分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。基肥可改良底泥的营养状况,底质贫瘦的池塘、新开挖的池塘或改造加深的池塘,放水之前应施足基肥。施基肥宜在冬季,结合清塘,晒塘一起进行。瘦水池塘、新开池塘要适当多施;肥水池塘、老池则少施或不施。冬季干塘后,每亩池塘先用75公斤生石灰化水后泼洒,既起清塘消毒作用,又可增加水质硬度和肥度。几天后再施腐熟粪肥或混合堆肥,每亩-公斤,混合池塘底泥中,如预先将磷肥混在堆肥中沤制,效果更好。施肥后,先放水1米左右,待水色转浓后,再逐渐放足新水。放水应用密网过滤,以防敌害生物进入池塘。
  2、根据不同水色施肥。池塘水色会因不同季节、一日中的不同时间及不同的施肥种类而有变化。低温季节一般池塘水色较淡,高温季节水色较浓。肥水塘往往出现早红晚绿的水色。投放水草、旱草的池塘,池水呈红褐色;施牛粪的池塘,水呈淡红褐色;施猪粪以后,池水呈酱红色;泼洒人粪或施化肥以后,池水呈深绿色;施禽粪以后,水色呈黄绿色;投喂粉浆的池水呈褐绿色或墨绿色。施肥以后出现上述各种水色,表示水质转肥。
  3、根据水质测定结果施肥。从测定池水的溶氧量、有机物耗氧量、浮游生物量、钙含量以及硬度等确定施肥。温暖季节,池水溶氧量最低值出现在清晨日出之前,这时溶氧量若低于3毫克/升,则要减少或停止施肥,反之,则要增加施肥量。

三、池塘养鱼应加强日常管理
  1、看鱼、看天气、看季节。池塘管理人员要根据四看所获的第一手情况,机动灵活地调整每天投饵施肥的数量、种类、投喂方式等2、勤巡塘:分早、中、晚三次巡塘随时掌握鱼的动态、水质变化,发现问题可立刻采取措施。如在夏季天气多变,更要加勤夜间巡塘,以防不测。勤检查:天天检查池塘情况特别是检查食场、掌握投喂效果、根据不同水色,力求做到投饵施肥的数量恰当、次数适时、饵料适口。勤做清洁卫生工作:及时捞清池中残渣草茎,得病死鱼等污物,保持池水清新。
  3、掌握辨别池塘水质好坏的方法
  从直观上,水质往往用水色和透明度来表示。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和其它物质的一个综合反映,是质的表现,而透明度是量的表现。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。辨别养鱼水质的好坏,可以用直感经验。直感经验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判断:
  (1)看水色。池塘施用肥料的性质决定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,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。施用化肥池塘水呈蓝绿色,施用大草呈酱紫色,施用鸡鸭粪呈黄绿色,等等。一般而言,肥水性水色为两类:一类呈油绿色,一类是呈茶褐色。这两类都有大量鱼类易消化的浮游动植物。

(2)看水色变化。水色变化是水质活的标志,分日变化和月变化两种。一般容易消化的浮游动植物大多能自由运动,具有明显的趋光性,,因此上午透明度大、水色淡,下午透明度小、水色浓,因上午的阳光较弱,下午较强。此外,十天半月水色浓淡交替出现,说明一种藻类占优势之后,另一种藻类优势种就接着出现,不断更新,池塘物质循环快。
  (3)看是否有“水华”。“水华”,就是由于某种浮游生物在水中大量繁殖形成云彩状的颜色。产生水华的池塘,水质肥,浮游植物种类单一,数量多,鱼类容易消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,这种水质对鲢鳙鱼的生长很有利。但是它溶氧条件差,遇到天气突变,阴雨连绵,高温季节时容易使得鱼缺氧浮头,藻类本身也大量呼吸氧气,供不应求就会造成藻类大量死亡,池塘水水色转清发臭,严重时就产生泛塘事故,因此因根据水色变化特点和天气情况,控制投饵施肥量,及时增氧换水,将水华控制在较低的水平。
  (4)看池塘下风处的油膜。有些藻类不一形成水华,或因天气的原因不已观察。那么根据下风处油膜的颜色、面积大小来衡量水质的好坏。一般肥水池塘下风处油膜多、性粘、发泡并有日变化,下午比上午多,上午呈黄褐色或烟灰色,下午带绿色,俗称“早红夜绿”。
  (5)看透明度。池塘水透明度的大小,可以大致反映出浮游生物的多少和水质的肥瘦。各种养殖鱼类因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,对水质的透明度要求不同。一般精养池塘的透明度控制在25-30cm为宜。因此,可通过施用生石灰,调节水中酸碱度。其用量是:每亩水面、水深1.5m至2m,每次可全池泼洒生石灰15-20kg,在鱼类生长旺季,每半个月至20天泼洒一次。

四、池塘养鱼及时进行鱼类疾病预防
  鱼类生活在水中,发病早期不易观察,一旦严重丧失摄食能力,即便是特效药物也无法进行口服药物治疗。而仅限于病情较轻、还没有丧失摄食能力的病鱼及尚未感染发病的鱼的预防。因此,对鱼病应贯彻“预防为主,防重于治”的方针,特别是早期预防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。鱼病的发生是鱼体、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问题,因此预防鱼病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,创造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、而不利于病原体和敌害发生发展的条件。
  (一)增强鱼体抵抗力
  1、早放养和早开食,提早放养时水温较低,鱼体鳞片较紧,鱼体不易受伤,即使受伤,因病原体处于低温情况下不够活跃,鱼不易被感染可很快恢复健康,提早开食补充能量是增强鱼类抵抗力的有效措施。
  2、放养优良苗种:放养抗病力强的鱼种是减少发病死亡的有效办法,所放养的鱼种要同一来源,不要东拼西凑,否则容易发生鱼病。
  3、细心操作防止鱼体受伤,池塘中水体含有各种病原体,如果鱼体受伤造成抗病力差,则易使病原体侵入感染发病。
  (二)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及敌害生物
  1、除严格进行清塘消毒外,还要搞好“四消”,即:鱼体消毒、饵肥消毒、网具消毒和食物消毒。
  2、合理运用药物消灭水体中的各种病原体。近年来,随着养殖技术、方法、手段的不断提高,鱼病也有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趋势,选用准确的药物及合理正规用药防治鱼病就显得极为重要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