鲢鳙介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花白鲢高产秘诀全在此,莫要错过8月10 [复制链接]

1#

鳙鱼又称花鲢、麻鲢、大头鱼等,属于鲤科,鲢鱼属。与鲢鱼属的另有一个品种白鲢一起统称为花白鲢。花白鲢分布于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广泛地区,是传统的水产养殖品种,占据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中的一半。在四大家鱼养殖中,花白鲢不仅仅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,而且产生的养殖效益也不容小觑,尤其是在草鱼行情低迷,花白鲢产生效益占养殖总效益的50%以上。并且大面积水库养殖通常以花白鲢为主,所以,提高花白鲢产量,特别是提高大规格花白鲢的产量,对于养殖效益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花白鲢属中上层鱼,春、夏、秋三季,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,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。食欲与水温成正比。花白鲢喜高温,最适宜的水温为23℃~32℃,炎热的夏季,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。所以说接下来的6-10月份决定了塘口花白鲢的产量!

一、影响花白鲢产量的主要因素

1、密度和放养比例。各地区花白鲢整体产量区别较大,每亩水面斤-斤不等。花白鲢放养密度和比例也不尽相同。按照传统常规养殖,每亩水面,白鲢:花鲢=5:1或者4:1居多,白鲢为主,花鲢为辅,总共投放数量-尾/亩。此种模式,花白鲢整体效益一般。由于花鲢的商品价值更高更容易出售,现在多地的投放比例按照白鲢:花鲢=1:1或者2:1甚至全部投放花鲢,同样的养殖面积,经济效益要高的多。不同的放养比例和放养模式,决定了不同的投肥方式,掌握科学的投肥方式,才能使效益最大化。

2、充足的光照。养殖池塘(水库)边上树木不能过多,否则池塘光照不足、水温低,藻类繁殖慢,拉低花白鲢生长速度。

3、少使用烈性消毒剂和杀虫剂。这一类药物都有杀死池塘藻类的功能,让花白鲢减少食物来源,毒性偏强的药物(如硫酸铜等)更会导致花白鲢直接不长。但是鱼体如果有寄生虫寄生导致鱼吃食不好,鱼体营养被大量吸收,生长会被严重拉缓;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用一些温和药剂来预防减少寄生虫病害的发生,如中草药驱虫产品;消毒方面可以选择使用刺激性较低的碘制剂或戊二醛;

4、合理充足的饲料投喂。花白鲢如今想要大幅突破达到高产,光吃浮游动物是很难实现的,还需要摄食有机碎屑一类,这些碎屑大部分都来源于饲料残饵和鱼类粪便。有条件投放饲料的塘口可以额外投喂人工饵料,是最直接,最快速的办法。常见饵料有菜饼、米糠、麦麸、糟类等农副产品下脚料,由于蛋白含量低,长鱼效果一般;也有不少饲料公司推出的花白鲢粉料,常常以饲料粉末为主,但代价相对高了许多。

5、饵料的来源是否丰富。花白鲢的饵料有哪些呢?花白鲢的鳃耙构造决定摄食的规格,白鲢滤食粒径10-60微米,花鲢滤食粒径60微米以上,因此花白鲢的食性是存在差别的。白鲢主要以浮游植物如硅藻、小球藻、卵囊藻等以及生物絮团等为食;花鲢主要以浮游动物如水蚤、轮虫等枝角类、桡足类生物及有机碎屑为食;

生产一斤白鲢,大约需要消耗掉60-80斤的浮游植物(藻类、有机碎屑等);生产一斤花鲢大约需要消耗掉3-5斤的浮游动物(枝角类、桡足类、轮虫等);每转化、生长一斤浮游动物,大约又需要3-5斤的浮游植物。所以说水中藻类是否丰富对花白鲢产量直观重要!

二、黄金时期如何提高花白鲢产量

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,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花白鲢产量:

1、定期改底以及补充有益菌种。前面讲到,由残饵粪便形成的腐屑质同样是花白鲢的优质饵料,通过化学改底作用,可以将沉入底部的残饵粪便分解成小颗粒,从而悬浮于水中,配合有益菌种的使用,有益菌会大量附着在悬浮的残饵粪便小颗粒上,从而形成腐屑质,提供花白鲢的饵料。建议,平时做好定期改底的工作,可使用底净,7-10天一次,在气温升高,水温在20℃以上时,就可以10-15天使用一次EM菌,及时补充水体中的有益菌群数量,可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,促进花白鲢生长。

2、正确合理的施肥。其实很多时候水体中并不缺少氮、磷、钾元素,很多养殖老板不考虑实际情况而大量施入氮肥、磷肥或鸡粪等,极易造成水质恶化,氨氮、亚硝酸盐超标。池塘中只有氮、磷元素,培养出来的藻类就会很单一,主要以一些大型的绿藻,蓝藻为主,并不适合花白鲢的生长,也不利于池塘中的物质循环。施肥时能施入钙、镁、铜、铁、锰、锌、硫、钠、钴、硅等微量元素,就可以促进一些小型的绿藻,硅藻等藻类繁殖,为花白鲢提供优质饵料。

3、保持合适的养殖密度。一般大型水库养殖以轮捕轮放为主,当大鱼达到上市规格以后,及时捕捞出鱼,以免影响小鱼生长;从全局出发,保障养殖效益。

4、定期打样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